电子烟行业资本的嗅觉
在年初的聊天宝发布会上,罗永浩为“出走”创业的前锤子科技0001号员工、产品总监朱萧木站台,大屏上显示的,是朱萧木创立的电子烟品牌FLOW福禄。
“投资人找到我,我们一拍即合。”朱萧木在接受虎嗅采访时说,“当时我正在研究电子烟,看到了一个新兴行业的崛起,打算自己也创业做,正在做调研和一些创业初期的工作时,正好有投资人找到了我。”
投资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兴起。
“首先这个市场增长得非常快,电子烟有一个神奇的‘复购’属性。另外,能够给广大烟民提供一种更加健康的替烟产品,我觉得这个事情有意义,可以做。”朱萧木给出了自己做电子烟的理由。
以下这组数据已经多次被用来渲染电子烟赛道的热闹了:2018年6月,RELX悦刻获得源码资本领投、IDG跟投的3800万元融资;12月,真格基金为MOTI魔笛的Pre-A轮投了1000万美金;2019年1月,Wel鲸鱼轻烟全资收购杭州轻烟科技,顺便完成了一轮千万元人民币的Pre-A轮融资;2月,益爽电子烟获得梅花创投、聚为集团1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......
朱萧木说得很直白:“因为电子烟毛利比较高,现金流非常好,所以盈利情况很可观。而因为毛利较高,我们也有足够的成本和空间去优化产品。”
铅笔道资料显示,在2015~2017年间,一些规模稍大些的电子烟代理平均每年收入在150万左右,一支电子烟的利润率可以达到100%~200%。
从做生意的角度看,这确实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模型——利润可观的电子烟,让投资人和创业者稳赚不赔,简直要笑醒。
而更能让投行们笑弯了腰的是,电子烟还不是一个烧钱的生意。
从无到有打造一个电子烟品牌需要多少钱?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立曾给出的答案是“不到500万元”。相对于动辄融资几千万、几亿美元的重资产生意来说,电子烟“轻”若鸿毛。
在朱萧木看来,电子烟的崛起有点像当年iPhone的来临。
身边很多产品经理开始抽起了电子烟,这让朱萧木想到了十几年前,iPhone刚出来的时候,也是这样一群对电子产品比较敏锐的人先开始玩起来的。“他们当年在玩iPhone的时候也遭到了很多嘲笑和质疑,比如‘没有键盘的手机怎么用?’但后来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了。”朱萧木说。
在他看来,做过手机的自己比谁都更适合去做电子烟。
“做手机的团队最适合去做电子消费品,人和基因都是对的。很多人说做电子烟门槛低,这个观点我一点都不认同,电子烟和手机一样,对用户体验要求极高,产品做得好不好,卖得怎么样,消费者直接投票说话。”朱萧木表示原先做手机时对产品体验的追求,正好是现在电子烟行业缺少的天然的行业使命感。也因此,朱萧木将电子烟归为电子消费品类,而非快消品。
手机行业已经为电子烟搭建了一套完备的生产体系。现成的条件下,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工厂加入了造烟的行列。刚退下手机一线的朱萧木,也将电子烟的生产直接嫁接在了锤子手机的合作工厂上。
相比于做手机这种复杂的电子消费品,研发电子烟显然简单了许多。它的构造略简单:烟杆和雾化器、电池、烟油等。而烟油中包含的成分也只有尼古丁、食用香精、丙二醇和丙三醇这几种。